首页

水景问题

nars水景理念

产品

应用

养护 nars水景实例 五水共治 景观设计 海绵城市

nars技术资料与动态

联系

     

nars®海绵城市

-----试点申报、规划设计与建设实施

     

 

黄山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专项规划与实施方案

----成功入选省级海绵城市试点

 

存在问题——内涝频发对黄山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造成影响

黄山市屯溪区是黄山市的市府所在地,地处天目山、黄山之间的休屯盆地,而且是横江、率水与新安江三江汇合处。黄山市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春秋两季阴雨连绵,初夏时节梅雨季节,内涝灾害时有发生。

黄山市的城市开发过程中城市硬化面积不断增加,坑塘填用,天然溪沟占用,城区雨水汇集速度明显加快,地面下渗能力减弱,占地要求迫使河道缩减行洪断面减小,由于历史问题居民私有住房(自建房)密度大,这些与用地相关的情况,直接导致黄山市的排水系统压力明显加大,再加上老城区基础设施落后,管网建设不配套,不得不面临内涝频发。

上个世纪,黄山市中心城区排水系统十分简陋。已埋设的建成区排水管道除旅游度假区外基本上都是合流管道,主要分布在新安江以北的城区内。由于城区内大部分排水管道没有经过排水能力的设计核算,存在排水管道管径单一,管道过水断面过小问题,特别是部分区域排水管道过通能力“前大后小”,根本无法满足排水要求,造成雨季排水不畅,城区低洼地区大量积水,城市内涝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

黄山市中心城区位于新安江上游,受气候、地形和人类活动等综合影响,历史上洪涝灾害频发,洪水流速大、冲刷力大、含沙量大及破坏力大,且洪水过程涨得快、落得快、历时短。

此外,黄山市城市新建绿地系统未能有效承担城市排水防涝功能,其总体布局、规模和竖向设计未能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形成有效衔接。

 

试点范围

黄山市建设海绵城市示范区选择在黄山市中心城区,试点区域总面积34.6平方公里,主要位于黄山市中心城区的主要水体新安江、横江和率水的三江交汇处。示范区包含建成区屯溪组团和城市新区的新城组团,其中屯溪组团中的屯溪城区新安江以北的老城区、安东区、湖边区、新谭区,以及部分黎阳区、江南新城,新城组团主要包括新站区、蕉充片区城区用地,不包括快速西路西侧和东侧梅林片区的农田性质的生态绿地。该示范区范围北侧以迎客松大道为界,南侧以徽州大道为界,西侧由南到北依次以梅林大道、梅林桥路、横江、迎宾大道和徽杭路为界,东侧以环山的快速西路和快速南路为界,即金竹山西侧南侧为界。由于黄山市的地势和开发现状,示范区的整体形状呈带状,以期带动整体黄山市海绵城市建设。

试点区域主要为新城和屯溪两个部分,屯溪城区主要以控制雨水径流污染和CSO溢流为主,结合改造适当兼顾径流总量控制。新城区主要以控制径流总量目标为主,采取有效生态措施兼顾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目标。

 

总体目标

低影响开发设施往往具有补充地下水、集蓄利用、削减峰值流量及净化雨水等多个功能,可实现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和径流污染等多个控制目标。所以,在黄山市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雨水控制与利用专题研究中,兼顾径流总量控制、径流峰值控制、径流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等不同的控制目标,构建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控制雨水系统。

综上目标的确定原则,由于黄山市水资源比较丰沛,而且内涝形式严峻,侧重径流峰值控制目标。并且黄山市的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和水生态敏感地区,尽量减小地块开发对水文循环的破坏,选取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规划控制目标。

对黄山市1985-2014年的30年连续日降雨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降雨量。综合计算及分析,达到海绵城市指南中要求的控制率70-85%对应的设计降雨量23.9-42.1mm。通过分析计算黄山市总体控制目标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75%,对应设计降雨量为28mm。

 

 

 

 

 

   海绵城市概述

  大连

  黄山

  抚州

  龙游

  庄河

  技术资料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