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 | nars水景实例 |
|
景观设计 | 海绵城市 |
|
||||
|
||||
水生植物的应用 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是人类永久的向往,由古至今人们一直在模仿天然的水景观,并对天然水景观进行再塑造,如颐和园为首都人们的生活营造了一种良好、和谐的水环境氛围,从而形成了我国传统皇家园林水景为代表的人工艺术水景景观。又如江南水乡为什么吸引那么多游人?因为人们喜欢欣赏水的形态,喜欢聆听水的声音,喜欢伴水而居。
我国水生花卉的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莲在我国出土文物中,至少有7000年的历史。《诗经》云:“彼泽之陂,有蒲有荷”。这是我国最早有关荷花与蒲草在相同的生态环境下生长的记载。约在2500年前吴王夫差为宠妃西施欣赏荷花,特在太湖之滨的灵岩山离宫修“玩花池”,是栽荷供观赏的最早实例(赵家容,2002)。据《史记•孝武本纪》、《三辅黄图》载: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修建章宫,凿“太液池”,植莲、菱等水生植物,制备的游船,有仿江南采莲的“越女舟”,这可能是较早在人工水景中荡舟观荷的文字记录。明末计成撰写的《园冶》中结合水生植物的水景景趣也散见全书。“白蘋红蓼,鸥盟同结矶边”(《园说》);“堤湾宜柳”(《城市地》);“凿水为濠,挑堤种柳”(《村庄地》);溪湾柳间栽桃(《郊野地》);“深柳疏芦之际略成小筑,足征大观也”;“遥遥十里荷风,递香幽室”……(余树勋,2002)清·陈淏子《花镜》(1688)中对荷花、芡、慈姑、菖蒲、玉簪花、雨久花、菱、瓯兰(溪荪)等水生植物已有详细的记载。 在我国石菖蒲属植物栽培和应用的历史颇早,在《左传》和《诗经》中已有记载,早期多为药用,后来观赏栽培逐渐发展起来。南宋·陆游(1125~1210年)有菖蒲诗,说明已用于盆景栽植(赵家容,2002)。1978年以来,随着水生花卉业和生态观光农业的发展,菰(Zizainacaduciflora)、香蒲、石菖蒲、水芹、芡等已逐步成为广泛应用的园林水景绿化观赏植物和湿地景观绿化的重要材料(赵家容,2002)。
在西方国家,观赏水生花卉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习俗。古埃及人把热带睡莲作为太阳的象征来崇拜,因而睡莲成为各种祭典和礼仪活动的重要饰品(吴涤新,1994)。在尼罗河边上一座埃及第十二王朝时期(公元前3100—公元前2160)的墓葬中的壁上画了一个园丁从水池提着水灌溉一片方形并有分隔的花坛,还有一条在花坛旁的溪流引水到池中,水池中长着热带白睡莲(Nymphaealotus)。由此估计距今五千年前的古埃及就已有了人工灌溉的花坛和人造的水池,并种植睡莲。(郭少聪,任海,2000)印度佛教“七宝莲花”中的5种为睡莲,2种为莲花(赵家容,2002)。在16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睡莲做公园的水景主题材料。而在发现王莲后,人们对水生植物的兴趣则更浓了,1849年成为应用水生植物的第一个繁盛期。此后,热衷于水景园的富有人家开始狂热地种植热带水生植物,竞相寻找观花的珍贵品种。
如今,水生植物已被广泛应用于专类水景园、野趣园的营造,随着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应用研究的深入,人工湿地景观也应运而生,成为极富自然情趣的景观。而容器栽培的迷你水景花园的出现更是让都市居民的阳台或平台也能成为轻松有趣、令人赏心悦目的好地方。在水景设计中应用较多的有浮叶和漂浮植物如睡莲(Nymphaeatetragona)、芡实(Eunyaleferox)、萍蓬草(Nupharpumilum)、荇菜(Nymphoidespeltatum)、菱(Trapajaponica)等;挺水植物如荷花(Nelumbonucifera)、菖蒲(Acoruscalamus)、香蒲(Typhaminima)、水葱(Scirpusvalidus)、千屈菜(Lythrumsalicaria)、芦苇(Phragmitescommunis)、燕子花(Irislaevigata)等(柳骅,2003)。 水生植物种类繁多。目前用于水面绿化的植物种类也相当多,细分起来,又有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等。挺水植物是浮在水面生长的植物总称。大多数挺水植物有根系,其余小部分没有。它们的根摇曳于水中吸收营养成份。由于阳光充沛、养分富足,水生植物往往比陆生植物生长得更好。而灯芯草、芦苇和苔草等则生长在沼泽、池塘和河边。水面植物是园林水体绿化不可缺少的一种植物材料,植物景观配置较好的大片水体,能够于明净、开阔的视野中,给游人增添清雅、爽心悦目之感,同时,水面植物又起到分隔空间的功能。
根据设计者的需要,可以把较开阔的水面空间分成动、静不同的区域,更加丰富了水体的景观效果,颇具特色的水生植物又给游人增添无限乐趣。一般来说,水面植物的栽植不宜过密和拥挤,而且要与水面的功能分区相结合,在有限的空间中留出充足的开阔水面用来展现倒影和水中游鱼。南北水面植物的种类差别不是很大,基本上是荷花、睡莲、萍蓬、菖蒲、鸢尾、芦苇、水藻、千屈菜等,在接近岸边的地方,还有种植水芋、燕子花、羊胡子草、灯心草、薄荷、锦花沟酸浆、勿忘我、丁香蓼、毛茛、婆婆纳和一些苔类植物,漂浮在水面和沉入水中的则以水藻类植物为主,如金鱼藻、狸藻、狐尾藻等,欧菱、水马齿、水藓也是常用的沉水和浮水植物。 在水岸边,通常可以栽植一些花灌木、地被、四季草花和一些水生湿生花卉。如:迎春、垂柳、鸢尾、菖蒲、郁金香、美人蕉、风信子、剑麻、地锦、地被凌霄、铺地柏、红叶小擘等,也可以用锦熟黄杨、雀舌黄杨、小叶女贞、金叶女贞、刺柏类等修剪成不同造型进行绿化遮挡,当然,也可以根据季节栽植一些草花、宿根花卉等来美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