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 | nars水景实例 |
|
景观设计 | 海绵城市 |
|
||||||||||||||||||||||
水景水质变坏的主要原因 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水体(特别是封闭水体)中的有机物是引起富营养化的罪魁祸首,富营养化主要表现在藻类过量繁殖,是导致水体变黑变臭的根本原因。
藻类是一种低等植物,其种类繁多,主要有蓝藻、绿藻、硅藻、褐藻和金藻等。藻类一般是无机营养的,其细胞内含有叶绿素及其他辅助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在有光照时,能利用光能,吸收二氧化碳合成细胞物质。蓝藻是单细胞或丝状的群体,其细胞内除含有叶绿素等色素外,还含有多量的蓝藻素,因此藻体呈蓝绿色,有时带黄褐色甚至红色。在水池湖泊中生长旺盛时,能使水色变蓝或其他颜色,并同时发出草腥气味或酶味。 除病原微生物之外,其他微生物对水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物理性质方面,当它们大量繁殖时会使水发生浑浊,呈现颜色或发出不良气味。这类微生物包括藻类、原生动物等,其中以藻类更为重要。这是因为一般湖泊水中所含有机物往往较少,却含有足够的无机养料,可供自养型的藻类很好的利用。
绿藻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的绿色植物,有的个体较大,如水绵、水网藻等,有些则很小,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到,如小球藻等。其细胞中的色素以叶绿素为主,大部分种类适合在微碱性环境中生长,并在春夏之交和秋季生长得最旺盛 ,并产生鱼腥味。
图 富营养化水体藻类和磷循环示意图
以杭州地区水景为例,在显微镜检定各藻类,并统计其数量,得出各门藻类平均百分比。分析结果:蓝藻门占32%、绿藻门占26%、隐藻门占8%、哇藻门占7%、裸藻门占27%。从表中可见,三水点各门藻类所占平均百分比从大到小依次是:
⑴蓝藻门(Cyanophyta)——主要有粘杆藻(Glocothcce)、色球藻(Chreasoccus)、平裂藻(Merismopedin)、蓝纤维藻(Dactylococcopsts)等属。 ⑵绿藻门(Chlorphyta)——主要有小球藻(Chlorella)、衣藻(Chnnydomonas)、删藻(Scenedsmus)等属。 ⑶隐藻门(Cryptomonophta)——主要有隐藻属(Cryptomonas) ⑷哇藻门(Bacillariophyta)——主要有直链哇藻属(Mchosira) ⑸裸藻门(Euglenophyta)——主要有裸藻属(Englcna). ⑹甲藻门(Pyrrophyta)——主要有裸甲藻属(Gymnodiniuon). 水中藻类以蓝藻门比例最高。蓝藻在有机质多、含氮量高的水体中繁殖最快,而其繁殖大大降低水体中的溶解氧,裸蕨是水质污染示藻类,说明水体污染严重。
经过分析藻类的化学成分,得出藻类的经验组成式为C106H263O110N16P。据此可以计算这些元素所占藻类分子量的质量百分比为:C35.8%、H7.4%、O49.6%、N6.3%、P0.9%。利贝格(Liebig)最小值定律指出:植物生长取决于外界供给它所需要的养料中数量最少的那一种。这一定律同样适用于藻类生长。控制藻类增殖,主要是控制其产生的前提条件。 根据总磷和无机氮的浓度不同,可以把湖泊营养状态分成五个类型,见表。 表 水体按营养状态分类
|
|
|||||||||||||||||||||
|
||||||||||||||||||||||
|